资本战:99%的人看不懂的互联网烧钱玩法专栏

/ 沙水 / 2015-06-12 12:51
互联网的烧钱逻辑其实很简单,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干死对手,获得市场垄断权与定价权。

082279881215041

082279881215041

创业成功有四要素:团队、方向、资源与资本。成功的创业者基本拥有前两项,然后一步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进行推进,走的是积累式+厚积薄发式的发展路径。当竞争对手处于同样条件下时,竞争态势会相对均衡。但是一旦有资源与资本介入,整个竞争格局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快的和滴滴补贴大战为例,两个公司同一时间做着同样的事情,没有资本参与游戏的时候按部就班晃晃悠悠的进行市场推广,司机不多用户也有限,当资本进入后司机与用户规模都获得了迅猛发展,短时间获得了规模性发展,让一个五年才能做大的事两年就做大了,此其一。

其二,若滴滴与快的只有一家获得融资并对司机和用户进行补贴,可以预见的是打车市场将一家独大,这也是两家公司一年内烧掉几十亿一天最多烧掉4000万也要硬碰硬补贴的原因所在,结果是其他打车软件全部死亡的结局,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就是资本的力量。

回过头来,更为简单的总结就是:一件创业的事如果依靠常规路径发展完成一个重大里程碑需要2年时间花掉1000万,但是当拥有更多的资金后,一年时间花费1500万就可以实现,那么资本的逻辑是——毫不犹豫的扔出1500万用1年时间来实现。因为发展速度意味着规模优势与估值空间,一年的先发优势就是坚实的护城河,或者说一年的落后状态将彻底从竞争游戏中出局。对资本而言,多付出0.5倍的成本减少一半的时间成本,赢得的可能是项目估值成倍的增长,这笔赤裸裸的现实收益是很好算的。

反过来说创业者,当你是某个细分领域的第一人时,最好尽快融资,因为暂时的先发优势不是长久优势,尤其当模式可复制并且不具备技术壁垒的创业时,后起的竞争对手也许通过资本的力量很快实现弯道超车。当同一个领域存在多个竞争对手之时,如果你不是第一,你没有对手钱多,结果往往是悲催的。尤其当竞争对手用钱来补贴你们共同的商家和用户之时,你还幻想着用那微不足道的差异化特色或自我幻想的创新式营销方式打败竞争对手那简直是痴人说梦,因为资本纬度的打击就是高维对低维碾压,根本毫无还手之力。

最为形象的反例是Uber,它是打车行业的鼻祖,也进入了中国,产品和服务堪称一流,口碑在用户中也极佳,在外企如华普遍水土不服的情况下它能赢得这般声誉十分难得。可是面对滴滴快的的高压竞争,Uber同样要补贴用户,发展用户,因为不补贴的结果是那么的显而易见。而这种残酷的现实跟产品与服务甚至口碑的好坏无关,仅仅只是关乎利益和好处,只有站在大多数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赢得大多数用户,要不也是枉然。

说白了,对于一个多边交易平台而言,当各游戏参与者的产品和服务所满足的用户核心需求,没有显著差异的时候,同样类型的服务肯定是用户获取成本更低的用户规模更大,商家收益更多的平台商家数量更多,兼具这两种特性一个多边交易平台才能具有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淘宝与Ebay的竞争,淘宝与拍拍的竞争都说明了这一点。Uber在中国市场参与竞争的先见之明就是快速适应了中国国情,跟滴滴快的一样采用了类似的补贴策略,并且在产品与服务上做到了独树一帜。

创业成功的逻辑很简单,就是通过建立垄断优势获得市场定价权,但是要做到却十分之难。所以当一个市场领先的创业公司通过产品、服务、广告、推广,甚至资本推动的价格战等各个方面的努力依旧无法击败竞争对手享受市场垄断权的时候,就会进入Paypal黑帮教父彼得.蒂尔所建言的结局:“这时候最好的获得市场垄断权的方式就是老大与老二进行合并。”所以我们相继目睹了滴滴与快的,58与赶集,携程与艺龙的并购。这也是资本烧钱大战无果之后双方的最优选择,其中最重要的推手还是资本。

其实,互联网的烧钱逻辑其实很简单,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干死对手,获得市场垄断权与定价权。当你与竞争对手其他条件大同小异的时候,当你同时具备资本力量并用其去讨好你的商家或用户的时候,你可能就拥有了颠覆性的杀伤力,与此同时你的用户数,市场规模与估值将大幅增长,从而获得绝对的竞争优势。这就是高维对低维的降维攻击,这种碾压式的破坏力足以让再强悍的竞争对手毫无还手之力。

所以,创业者们还是得重视资本的力量,也得看清楚资本力量背后的逻辑。

作者:沙水,一个写着自媒体研究着产品的运营人。关注O2O、移动社交智能硬件与电商。微信公众号:沙眼看互联,个人微信号:404448034,欢迎交流探讨。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