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配镜离职验光师:一切上门配镜O2O都是耍流氓专栏

砍柴网 / 刘志刚 / 2015-09-09 13:53
作为曾经的眼镜O2O从业人员,小编认为对眼镜暴利行业的变革,核心主角一定是传统实体眼镜店,利用互联网营销手段进行引流,靠增加单量分摊房租降低成本,从而降低售价。而...

yestone_1118399601

近日,新的颠覆在不断上演,可谓开创了许多的先河,先有8月10号,阿里跟苏宁的战略组合,以及后期苏宁跟万达的携手并进,无一不显示着体验经济时代的逼近,目前的消费体验愈加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电商天花板的瓶颈愈加明显。

这里的消费不满足更多的表现为服务的体验,消费者感受方面。网上购物与其卖产品,不如说是卖PPT,再漂亮的PPT终究不能穿在身上避羞,遑论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场景革命时代的到来,线下真真切切的用户体验越来越成为用户的第一刚需。作为消费性产品市场的大佬们都开始转型扎实做线下体验,那么作为健康型刚需的配镜业务,对消费者健康有要求更高的场景需求,饱受质疑的上门配镜行业能满足要求吗?上门配镜服务又该何去何从,夕阳西下,怕是徒留惆怅的背影............作为曾经的上门配镜验光师给你扒一扒上门配镜的技术内幕。 

上门配镜之旧镜测试

旧镜测试是根据消费者原来眼镜的度数用焦度计等设备测出,通过得知旧镜在此基础上插片验光。从验光理论上来讲,是主观验光与客观验光的结合,理论层面是站的住脚的,虽然站的住脚,却站不稳经不住推敲与琢磨。旧镜验光早已有之,只是鉴于度数的误差性,被一度摒弃,020上门配镜,只是新瓶装旧酒,依托概念的包装与炒作。旧镜测试优点为效率高,短时间内即可测出度数,缺点亦很明显,度数的不准确性,误差过大,眼睛的其他健康参数获取的空白性,只是单纯的得到个度数数据,而通过焦度计测出来的旧镜度数成为最终度数,说来说去其实上门配镜的精髓就是度数的不变化,按照原来的度数配,因为度数变化消费者就需要适应,本身就错误的基础上测出来的度数能准确吗?为了后期的服务成本,镜片的加工成本,验光师的绩效压力,那么理所当然的就是不管怎么测,最后的结果就是度数不变。与其说是上门配镜,倒不如说是上门换镜框来的实在。

在体验经济时代,其存在的必要性值得商榷,顾客每一次购买的产品或服务在本质上不再仅仅是实实在在的商品或服务,而是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上、体力上、智力上甚至精神上的体验,一次深层次的参与感营销。上门配镜连眼睛的最低级功能——度数准确都做不到,更别提依托于配镜之外的用户体验,用户配镜的首要需求是度数的舒适与准确,其次才是价格,便利性等,上门配镜表面上是一种体贴的服务,而实质是一种服务与产品的本末倒置,服务不是让产品发声,而是让产品发出的声音更大,所以先得有过硬的产品,让产品发声,其次再通过服务将声音扩大,否则配镜020只会是镜花水月,而且还是破碎的镜,凋零的花,浑浊的水,残缺的月。

上门配镜之成本核算

谈O2O眼镜公司之前有必要先谈谈传统眼镜企业的成本问题。

市面上的眼镜,拿一副卖二百块钱的镜架来说,生产商大概就是几块钱成本(根据个别镜架销量不同,越畅销,边际成本越低,这里按普通款说),最终到潘家园,丹阳等批发集散地大概就是二十五元左右,镜片的话,与此类似,不一赘述。

一般情况下,一副眼镜最大的成本不在于眼镜本身的价格,更多的是房租,人工的附加费用,且眼镜是个耐用低频产品,三年不开张,开张撑三年是大多数低频产品的共同销售策略,以一个两万人的学校来说,一天的需求量也就是两三副(实地考察,取的平均数数据)而学校也不止一个眼镜店,最少也是两三个眼镜店,所以一个店平均每天就一副眼镜的销售量,学校再小的店日房租都得最低三百起(以北京等一线城市为例),加上人员开支,店主资金的机会成本,一天总成本大该五百到六百之间,知道为什么随随便便在一个犄角旮旯里配个最烂的眼镜都得四五百了吧。

这样细算起来,这个行业确实存在诸多的痛点,成本结构不合理,急需颠覆。把房租成本去掉,上门服务的O2O配镜也是基于此理念应运而生的。那么算过传统眼镜的成本,我们再来算一算上门配镜O2O行业的成本,看一看颠覆的契机在哪?

我之前在的那家公司销售验光人员为三十人,每个月的销量大概为四五百副,加上房租人员开支,其他非直接产生利润的部门开支,每个月大概要三十万左右,三十万投入产出为四五百副,每个消费者的获取成本为600元,烧掉六百元获得一个低频的客户,美团,滴滴等公司完全靠资本推动型的公司也没有这么高的获客成本,而美团,滴滴获得的完全是高频刚需的用户,作为低频的眼镜这么高的获客成本不可不谓天价。

这么高的获客成本并非单单推广策略,管理能力所囿,如果单纯的从一个公司说起也就没有代表性意义啦,而是由眼镜本身的属性所决定。首先,频次过于低,一般都是除非真心不能用了,要不一般不会换。其次二次转化的困难,天使用户获取难,而种子用户的二次转化更难,真心不是买水果,不需要就是真心不需要,有一种爱叫真不爱,同学同事之间推荐介绍意义真心不大,最后客单价也不高,几百块钱的价格决定了这个市场不会出现大公司,资金的力量是调配市场的一极重要力量,有意无意间会促进加剧行业的变革,而小市场很难有大的格局变动,无疑,眼镜行业就是这么一种形态客观存在。

即使有资本进入该行业,初心必然是为了升值掘金,短期内可能不会在意资本的倍数递增,可是如果长期投资得不到合理回馈,谁还会傻傻坚守。毕竟是一袋袋的钱,不是卫生纸,就是是卫生纸,还能擦腚也比烧了强啊,资本家可能做好事,也可能做坏事,但是绝对不会做错事。股市低迷,资本寒冬已至,地主家也没余粮啦,一个不能带来资金效益的市场,退潮后的裸泳显得那么尴尬。

上门配镜之验光车,验光机器的群魔乱舞

验光配镜服务不一而论,各家有各家的法宝,可谓是为了上门无所不用其极,为了上门而上门的闹剧层出不穷,仿佛配个镜,要是谁能给整成上门了,下一届联合国主席就直接走马上任了似的。

验光车,顾名思义给眼镜店装上轮子,跟当年李书福给沙发装上轮子做轿车的理念不谋而合(建议有此模式的配镜O2O可以去找李书福融资,拿到融资的概率应该会大点,当然啦,建议而已)毕竟车是车,眼镜是眼镜,不能杂交,乱了纲常。

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终端都在期望成为流量的入口,各大CEO谈自己必称是产品经理,谈产品必称是超级入口。流量入口,可见一斑。而在线下,眼镜店本身就是个入口,以两公里为服务半径画圆,房租的成本不单单是物理空间占有的支出,无形中还囊括有营销宣传,品牌曝光的附加。而验光车却不具备该属性,首先,投入大,验光车投入的成本并不低,一般的还得三十万左右,还有加上司机,验光师,油钱,车耗,一点不比眼镜店成本低。其次,眼镜店实实在在地在那,跑不掉,消费者每天向看广告一样的被品牌洗脑,有需求立马想到的就是附近的眼镜店,而验光车考虑到成本每天兜风似的转悠不太现实,即使有需要的消费者,想配眼镜也会去附近眼镜店,毕竟眼镜实体店挺多的。再说毕竟后续服务还是店里的有保障,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而验光车可是说跑就跑了,心理总归不踏实,眼镜配好以后需要半个月时间适应,还是店里踏实,有问题随时可以过去。

验光机器,通俗的来讲就是将验光机器MINI化,店与店的嫁接,一种共享经济的形态。MINI验光机器可以放到人流量比较大的商店中,共享店里的流量,流量通过新增的机器可以实现流量的多轮开发变现。一种店主与验光机器所有者共赢的经济形态。麻将馆,洗澡堂子总会放几台苹果机类的赌博工具,与此类似。那么店主与验光机器拥有者爽了,消费者会3P似的一起嗨吗?

首先,验光机器这个玩意也并非稀罕东西,笔者从潘家园店主那得知,这种机器之前哪都有,由于技术革新,消费者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小的机器由于功能不全被进口的大机器替换掉,本质来讲是一种技术淘汰,现在由于体格小,借助Uber等共享经济概念火热,又被重新挖掘出来作为新技术圈钱融资的噱头。这类淘汰机器稍加改造,增加部分蓝牙功能,联网功能重新进到市场,物联网,万物互联(OTC),绝不单单是一种机器的wifi联网,而是一种生态层面的架构,一种新的结构性调整,一种乘法,幂级数,而非单纯的加法运算,靠噱头永远只能掩耳盗铃,你能通过充气娃娃获得短暂的快感,但是你能让它生孩子吗?通过单纯功能的加法就就说成物联网,无疑就像要求充气娃娃生孩子一样可笑。

其次,即使假设这种淘汰的机器勉强验光准确,那么谁来验光,通过机器本身新增加的蓝牙功能,让另一端的验光师验光准确性有多高,打个比方,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想学游泳给教练打电话(防水手机),教练给他说听我口令,左手用力划,好的接着右手,左腿紧跟着,教练说着说着,对面就不说话了,因为人已经淹死啦,验光跟游泳一样非儿戏,验光配镜是主观加客观的结合,同一个人同一机器不同时间测出来会有三十度左右偏差,同一个人大概相同时间不同机器测出的度数也会有三十度左右的偏差,验光师经验的丰富性,对验光准确性作用极其巨大,而验光师不在的验光跟教练不在时游泳一样,都在谋财害命似得耍流氓。

上门配镜之出路在何方

不可否认的是大佬们的一系列举措对行业前景的预测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毕竟商场不是过家家,业界大佬每一步走的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那么我们从近日苏宁一系列举措去窥探一二,从传统实体店价值的回归看发展眼镜020的启示。

苏宁近日的几千家传统零售实体店可谓是容光焕发,国美的股票近日也是一片大好,可见体验经济时代,光靠上门概念不行,线下实体店的作用越来越被看好,线下实体店的很多作用线上是永远做不到的,验光配镜更是如此,作为半医半商的眼镜行业,眼镜度数的准确性,舒适性永远是第一位的,因咽废食的配镜改革都是耍流氓,改革可以,但是度数一定要准确,上门配镜还是验光小机器目前技术角度来说,市面上没有一家在度数准确性上做的过关,都是在炒概念,上门配镜带些小的设备,准确性能跟医院眼镜店里面的进口大设备比吗?

作为曾经的眼镜O2O从业人员,小编认为对眼镜暴利行业的变革,核心主角一定是传统实体眼镜店,利用互联网营销手段进行引流,靠增加单量分摊房租降低成本,从而降低售价。而靠炒作概念的上门配镜O2O企业都是在耍流氓,是以消费者眼镜健康为代价的跳梁小丑。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