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一个痴迷场景化的“戏子”专栏

砍柴网 / 逐浪先声 / 2015-09-25 18:13
场景化的保险模式之后,互联网保险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为用户打造更为个性化的保险服务。在拥有一个更为公开的保险细则、更加透明的保险过程的情况下,互联网保险可以在每...

数据显示,2014年互联网保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858.9亿元,同比增长195%,其中产险、车险、寿险仍占据大部分份额。除此之外,场景化保险产品实现保费收入16.73亿元,在2014年互联网非车险保费中占据75%的份额。

面对新兴的互联网服务的各种消费、使用场景,互联网保险尽管“抛开”了传统保险的拿来主义,但痴迷于寻求各种应用环境里的新场景,并热衷将保险产品嵌入新场景中,诱发了互联网保险行业自夸“积极创新服务”不断的现状。

笔者是认同互联网保险嵌入场景化的发展阶段的。但只会依靠场景化的互联网保险,更像是一个场景化的“戏子”,只会搭场景化的台,唱场景化的戏。

场景化的“戏子”

自淘宝兴起后,保险搭上淘宝等电商的场景而顺势推出退货运费险。这是笔者主观上知道的第一个场景化的保险产品。

此后,互联网保险开始执着于发掘场景中的商机,推出诸多场景化的保险服务,比如碎屏险、延误险、退货险、出行险、住院险等。另外,也不乏有些企业大搞情怀感(噱头)的保险产品,高温险、分手险、单身险、好人险、万能险、轮胎意外险等。

最开始搭上互联网的保险,只把互联网当做渠道和营销工具,简单地把已有的保险产品,比如寿险、车险、财险搬到互联网上售卖。在互联网基因的企业和互联网巨头开始扎堆保险后,保险产品更疯狂的展开了对互联网生态圈中的任何一个交易环节和应用场景地嵌入。

互联网保险身披产品创新的“戏服“,即找到用户日常生活的具体场景中的刚需,成为一个跌入场景化并高唱创新的“戏子”。

如何脱掉“戏服”

互联网保险嵌入场景化的模式的确是打破了传统保险业的既有格局,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但陷入场景化创新怪圈的互联网保险,虽形式多样但同质化严重,产品服务亟需创新。

笔者认为,互联网保险要想脱掉场景化的“戏服”,需要利用大数据建立更个性化的保险服务,这是保险未来创新、全新商业模式的方向。未来,互联网保险也还是需要行业一起贡献智慧和力量来创新产品服务。

场景化的保险模式之后,互联网保险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为用户打造更为个性化的保险服务。在拥有一个更为公开的保险细则、更加透明的保险过程的情况下,互联网保险可以在每一个环节都加入大数据技术,用户的信息可以更便捷、更快速地被获取,保险行业可以依据大数据,直接对用户进行参保的授信,提升用户的体验,以便换来更多用户的参保行为。

互联网保险的后场景化时代,大数据技术对于用户信息行为的记录、管理和预测,可以让保险行业从管理风险进阶到预测风险。

痴迷于千亿舞台,但不坚持互联网创新的保险企业必定不是一个好戏子。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