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爆发的病毒营销:“强迫症头像”能火多久?观点

/ 何俊峰 / 2014-12-05 11:43
“调戏亲友必备神器,分分钟逼死强迫症!”这两天微信朋友圈,一大波强迫症头像来袭!这一场意外爆发病毒营销的“幕后黑手”只是一位生于1992年的女生。

“不能一个人难受对不对?”

“调戏强迫症朋友必备神器,分分钟逼死强迫症!”

周一大清早进入微信朋友圈,简直不忍直视:一大波强迫症头像来袭!

打开消息列表,看到好友头像右上角未读消息提示,理所当然地进去查看,结果却发现自己被骗了。

灌篮高手、蜡笔小新、海绵宝宝,各式强迫症头像萌萌哒。而这一场意外爆发病毒营销的“幕后黑手”只是一位生于1992年的女生。

90后女生“强迫式”走红

8月24日,《小时代》中周崇光的扮演者陈学冬发微博称“换了一个微信头像,然后我朋友一直发微信骂我,说点了半分钟才反应过来没新消息”。陈学冬微博配图中的“强迫症头像”正是来自微博名为@圈圈Fancy的创作。

病毒式传播爆发总有几个关键性节点,陈学冬的微博正是“强迫症头像”爆发的关键节点。然而,对于这场意外走红,原创者,1992年出生的90后女生@圈圈Fancy,显得很是淡定。

@圈圈Fancy是从上周四意外有了灵感,想到要创作这类“强迫症头像”,开始也只是为了好玩。

“有了灵感以后就抽空开始画,每张头像花费10-15分钟时间。”

@圈圈Fancy说最早“强迫症头像”并不是在微信里火起来的,而是先在人人网上流行开的。

此次“强迫症头像”的走红,让人不免联想到此前同样以微信头像为切入点走红的“脸萌”和“魔漫”。爆红之后重归冷寂,“强迫症头像”能火多久?

“强迫症头像”能火多久?

现象级产品的生命力一直是业界讨论的热点,@圈圈Fancy自己也觉得这类头像灰逐渐退热,慢慢淡出大家视野,“但我会抱着平常心继续创作”。

“因为这个头像是突然红起来的,只能说尽量满足大家需求。”

尽管目前@圈圈Fancy已经在自己的微博上更新了四组头像,但谈到未来的发展,@圈圈Fancy坦言自己并没有太大计划。

脸萌、魔漫本身是一款手机APP,而“强迫症头像”却只是个创意,这就决定了这场病毒式传播只能是场全民娱乐。

@圈圈Fancy的创意走红,不经意间为他人做了“嫁衣”。

在微信朋友圈中,制作“强迫症头像”的HTML5小游戏也趁势流行起来,尽管做工粗糙,但丝毫阻止不住流行。后续说不定更会有“强迫症头像”制作APP出现。

然而,就算相关APP出来,“强迫症头像”退热之后该如何存活?继脸萌、魔漫之后,幻想投资人投钱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从产品角度来看,魔漫已经开始转向线下做魔漫形象的衍生品;脸萌创始人更是承认“连自己玩脸萌已经越来越少”,下一阶段要开发新的好玩项目。以网络虚拟形象创作为主的现象级产品纷纷沉寂,似乎人们已经意识到,这些项目注定“短命”。事实真是如此?

试想一下,无论魔漫、脸萌还是“强迫症头像”,其本质都是网络虚拟人像的创意创作,如果这三个创意是由一款APP承载,分别在三个时间点走红,那么这款APP则通过三个火爆节点走红到了现在,完全打破了“短命”魔咒。

因此,从理论上讲,网络虚拟形象创作类APP并非“短命”,只是缺乏“续命”的创意。尽管一次走红会为产品贴上特定“标签”,可是在互联网全民皆媒体的时代,一个好的策划创意足以颠覆过去,重获新生。

讲完产品,我们再从营销的角度来看,“强迫症头像”的走红对于我们有哪些营销启示?

“强迫症头像”病毒营销启示

就在上周,一只冰桶带动全民疯狂,商界、体育界、娱乐界国际大腕纷纷加入。一场病毒式营销零成本、短时间内引爆互联网。

这两天“强迫症头像”再次刷爆手机屏,看似偶然的病毒营销到底如何爆发?

病毒式营销包含三要素:病原体、易感人群和传播方式。鼓励用户将营销信息传播给他人, 并为信息的曝光和影响创造潜在的增长动力,使之呈几何级数增长。

病原体是被推广的产品或事物,它依靠对目标群体的利益、爱好、信息接收方式等的分析制造传播卖点,从而吸引关注;易感人群是可能接收信息并将信息传递下去的人群;传播方式即传播的手段和渠道。

互联网思维中常讲“抓住用户痛点”。要抓住用户痛点,我们首先必须知道用户是谁?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的活跃主体是具有“屌丝”属性的广大年轻一族,而玩转屌丝经济,必须够娱乐、够交互,这也正是病毒传播的病原体属性。

“强迫症头像”的走红,正是由于病原体是当下年轻人普遍存在、并且乐意调侃的强迫症,以此作为传播点更容易引发受众共鸣,易感人群基数更大。而在传播方式上,从魔漫到脸萌再到“强迫症头像”,我们可以发现,无一例外是因为微信头像而爆发。

冰桶营销靠的是微博,而“强迫症头像”靠的是微信。

病毒营销必须在流量大的地方传播,在PC端大流量处是搜索引擎与社交媒体,而到了移动端,搜索引擎弱化,社交媒体便成了主要“入口”,而微博与微信在这个方面已经各占半壁江山。

在网络,用户具有虚拟人格,从用户虚拟人格入手的营销显然更具爆发性,而魔漫、脸萌以及“强迫症头像”三个营销案例,已经为我们在以用户虚拟人格为切口制造病毒营销方面探明了道路。

这次强迫症火了,下次没准就是拖延症走红!而只要掌握了病原体、易感人群和传播方式,下一个制造流行的就是你。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