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亿小目标?”:媒体偏离大众导向真的好吗?观点

iDoNews专栏 / 耿彪 / 2016-08-31 14:56
是的,在凤凰推出的鲁豫大咖一日行节目中,王健林在谈及青年创业的话题时说道“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先赚一个亿”,这一个亿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而个别媒体抓住一个亿为题...

是的,在凤凰推出的鲁豫大咖一日行节目中,王健林在谈及青年创业的话题时说道“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先赚一个亿”,这一个亿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而个别媒体抓住一个亿为题,加进了个人导向,使得本来就没有多少正负含义的主题变得更多的是像嘲讽,网友用户也一众吐槽。“一个亿也就是首富心理觉得是小目标吧”,当然,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来说,这似乎真的不是什么,但是媒体将此进行调侃,更多的意味是为了吸引用户的眼球,引发用户的关注度,这些负面的媒体效应真的好吗?

媒体大多是为了将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媒体平台传播给读者用户,吸引更多的用户,但是平台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一个新闻信息可能多家平台都会在跟进,他们往往为了一个新闻源而辛苦忙碌。但是,一个好的标题和内容可以帮助用户更好的去发掘信息,嘲讽大咖可以更多的吸引用户,何乐而不为呢?那么,这个信息导向到底好不好,媒体平台该不该允许这样的文章通过审核发布,用户该如何看待这些偏离用户导向的信息?

笔者认为媒体平台在发布文章的时候要进行严格的甄别,特别是自媒体平台不断崛起,太多的自媒体加入到信息生产者的行列中去。那么,依靠自媒体作者来增加平台内容的同时,媒体导向就显得更重要了,对于大众媒体来说通过自媒体平台来进行内容宣传的同时,获得用户的关注,从而获取个人收益,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这样一来做媒体的初衷就变味了。

当然,这种偏离用户导向的信息用户也会反感。即使不是平台原创,转载一些具有负面效应的信息对于用户来说也具有导向性,其结果就是使得平台用户遭受强制性导向宣传,对于用户也是不负责任的。所以,一些信息平台在进行内容选取的时候也有有所趋向性,起码不能允许这种不良导向的文章通过审核。

媒体偏向商业化的必然结果?

互联网的浪潮下,新闻媒体平台也禁不住其冲击,而从今日头条开始,平台愈发加快商业化的脚步。平台初期经过发展积累用户,招募写手入驻平台。开通收益功能,将平台广告业务部分分成于平台写手。这样形成一个共生的系统,各方利益便联系在了一起。所以,今日头条模式获得了成功,之后企鹅号、一点资讯也相继开放了收益功能给作者,而一旦有了收益就会吸引更多的写手和用户。

当这个蛋糕越来越大的时候,写手们已经不满足于以身的收益,他们开始做培训。通过培训那些想通过写作来争取收益的写手们或者准写手们,收入费用教授如何快速通过平台审核,如何轻松月入过万等等,适当的将部分账号高价售卖给这些人群。要知道,这些人里面有写手,有个体户,有企业用户,他们的目的是不同的,但是都想通过平台收益,而什么样的内容才是平台推荐的偏好,用户阅读的偏好,当然是吸引眼球的内容。而那些所谓的不良导向信息已经开始充斥平台,这样媒体平台的偏向就显现出来了。

写手逐利的本质

当然,能有一个平台通过写几篇文章就可以轻松获得收益那不是很好吗,更何况写一篇文章能花费多长时间呢?甚至好多人辞职专职于写作,目的也算是为了更好的写作。然而如果写作中加入了逐利的性质,写作风格与内容就发生了改变,越来越趋向于迎合用户和平台,迷失自己。这样的结局真的好吗?

如果有一天这样的写作模式无法继续下去,而写手们也已无法再回到当初了,这是对于写手们而言。另一方面,平台培养了一大批的写手,当然平台也为写手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而内容越来越商业化,写手们的内容也会越来越偏向商业化,平台就被定位于更倾向于用户的娱乐化内容平台。虽然市场的作用是更方便于产品与用户之间进行调整,但是迎合用户的偏好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平台的自身定位才是最好的。

笔者认为媒体平台在传播用户信息的同时当然要对内容进行审核,对于那些传播不良信息的媒体内容我们要秉持客观的态度,媒体的信息导向更多的偏向于表达客观事实,即使是有观点的内容也不得太过嘲讽,毕竟平台受众过多,媒体传播信息予用户要向积极乐观的方向,不可一味哗众取宠。

作者:耿彪 | 来源:iDoNews专栏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