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之后,供应链如何破局?

创投圈
2023
10/31
18:27
分享
评论

 

如今,出海早已成为电商、游戏、美妆、餐饮等国货消费品牌的开拓重点。伴随品牌出海的,不仅仅是产品与服务,还有企业背后整个供应链。

当前,全球化采购面临着地缘政治、行业地位紧张、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体系流程及系统不完备、供应商库建立风险和可持续性等重重挑战。

如何应对复杂的全球供应链挑战,构建一个稳定、敏捷、柔性的全球供应链采购体系,实现企业长虹,成为 " 出海 " 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出海的机会与挑战

供应链出海是指企业将其供应链业务扩展至海外市场的过程。通常情况下,企业会选择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采购原材料、开展销售和分销等活动,以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及其背后供应链开始探索海外市场。

德勤和第一财经研究院联合撰写的《中国企业全球化新纪元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中国企业 " 出海 " 从早期寻求市场、技术和资源,到近年来更加注重供应链整合和品牌建设。优秀中国企业已经从 " 出海 " 走向了 " 大航海 "。

" 作为一个中国企业,哪一个不想去海外打下一片天地?" 叉车龙头安徽合力(600761.SH)董事会秘书张孟青告诉时代财经,海外市场巨大,出海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合力叉车出海的销量已经占总销量的 1/3,出海销售收入在总销售收入中的占比超 30%。

据中国贸促会发布的 2022 年度《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平稳发展,超七成受访企业维持或扩大现有对外投资规模;超八成企业对未来对外投资发展前景持较为乐观态度;约九成企业看好 RCEP 国家投资机遇。

从区域的角度,71.8% 的企业对外投资优先选择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其次是欧洲和北美。" 包括东盟、南亚、非洲等地区都是较好的增量市场,有廉价劳动力,也有强烈的经济发展诉求。" 物流与供应链专家杨达卿告诉时代财经。

上述《白皮书》指出,虽然不同企业开展海外化经营会采取差异化的进入模式和运营模式,但也面临着共同的挑战。

出海有很多机会,也面临很多难题。SAP 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黄陈宏在日前举办的 "2023 SAP 出海高峰论坛 " 上指出,企业出海总体面临 " 风险多、管理难、差异大、韧性差 " 的四大痛点。

而 " 本地化运营 "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抵御相关风险。受访专家及企业纷纷表示,本地化运营是企业在海外市场建设中应当坚持的策略。

出海后如何破局?

"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是非常大的角色转换,在这个过程中,能否适应海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则十分关键。" 张孟青表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海外市场可能会存在一些难以预测的风险和障碍,这也可能会对产业供应链的运营和扩张造成影响。

杨达卿也指出了海外市场营商环境的重要性。" 部分企业的供应链出海有时是全屋式搬家,搬家就要找牢固的地基。一些海外市场不同于中国市场政策环境,由于政党轮替,或者缺乏信用、法规,及美欧西方势力操弄舆论,使得经营风险较大。"

如此形势下,本地化运营及数字化管理被认为是破局的关键。

" 最好的全球化就是本地化。"OPPO 高级副总裁、首席产品官刘作虎表示,OPPO 之所以能够在海外做得不错,是由于其回归用户,融入当地,坚持本地化运营,做出真正符合当地用户的好产品。" 比如在东南亚,怎么给当地用户提供他们认为最好的产品和最好的服务,才是最重要的。"

时代财经获悉,OPPO 的本地化运营主要分为人员本地化、产品及服务本地化、营销本地化、生产本地化和文化本地化 5 个层面。其中,在人员方面,由 OPPO 海外代理商组建一线团队,本地员工占比达 95% 以上。

另据 Canalys 数据,2023 年上半年,OPPO 稳列 2023 年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品牌,市场占有率保持 10%。

OPPO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明永也称:" 饭要一口一口吃,每进入一个市场,都要扎实深耕。坚持本地化运营,做出真正符合用户需求的好产品。"

与此同时,先进的数字化管理技术和理念也为出海后的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新的机遇。

时代财经了解到,一些企业采用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系统,实时监控预警,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应对突发情况。也有一些企业建立海外仓,优化物流渠道,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满足客户需求,提高竞争力,融入当地市场和文化。

张孟青告诉时代财经,安徽合力在海外项目的建设中,经历了从派驻专员到派驻销售团队再到成立当地公司、设立海外业务中心的过程。" 目前,海外业务中心主要提升了包括物流仓储技术、运营管理系统、销售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运输、人员入境难等问题,也可以更好地保障出海资产的安全,减少运营风险。"

" 互联网等数字化技术在采购、物流、营销、金融支付等方面的应用是 " 中国制造 " 出海的一个比较优势,并且利于海外企业、员工融入供应链体系中,形成互利共生的新型供应链生态。" 杨达卿表示。

而在生产资料领域,宝武集团旗下欧冶云商构建数字化钢铁供应链市场,让流通效率更高,成本更优化。在生活资料领域,阿里速卖通也让很多物美价廉的 " 中国制造 " 快速进入海外家庭。

出海切忌盲目

毫无疑问,供应链出海,见证着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宏大画卷。然而,并非所有行业都适合这股潮流。

" 当前,主料和终端制造业会被下游要求搬迁到东南亚,但辅料目前还不是供应链关系转移的主要目标,辅料工厂暂时没有整体搬迁的需求。" 广东冠业拉链服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志豪告诉时代财经,供应链转移主要集中于电子行业和一些消费品的终端制造业。

但近年来,汽车制造、手机制造等供应链较复杂的工业也在转移。杨达卿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欧对华供应链的政治化脱钩,迫使部分制造企业转移产能。

杨达卿表示,纺织、鞋服等供应链相对简单的制造业出海,通过两到三年的培育期基本就可以快速重建一套供应链体系。但对于汽车、手机等供应链较复杂、价值链较长的产业来说,不只是要搬过去一个工厂,而是需要一个集成的供应链生态。

" 比如,智能手机需要各类零配件的制造业集群,而培育本土化供应链的时间少则五年,长则十年,甚至更久。如果海外当地不具备供应链集成生态,在海外生产就不如在中国生产。另外,中国才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手机消费市场,生产和销售都在中国本土,就不能只看部分国家的人力成本低廉优势。" 杨达卿补充道。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的观点认为,供应链出海切忌盲目。" 供应链出海策略的实施,无疑扩展了企业的市场空间,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盲目行动,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确保一些核心环节能够被我们自己所掌控。"

来源:时代财经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