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小饮品店的生存显然变得更难
" 上半年没倒闭就是最大的胜利。"
这句自嘲,正成为饮品行业最真实的写照。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有 15.7 万家奶茶店、5.2 万家咖啡店从市场上 " 消失 "。甚至曾开至 400 家店的品牌,如今也仅剩不到 20 家。
而一波又一波的外卖补贴,让饮品店生意看似红火,实则陷入 " 单量涨、利润降 " 的困境。
下半年饮品生意怎么做?每个从业者都在寻找答案。
400 家如今仅剩不到 20 家,洗牌愈演愈烈
2025 年过半,饮品人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一些独立门店举步维艰," 开业 4 个月,我的奶茶店凉了 "" 又关店了,60 万打水漂 " 等声音不断。
与此同时,曾经风光无限的品牌也陷入闭店困境。例如厦门品牌 Seven bus,高峰时全国门店超 400 家,但今年开始规模关店,截至 2025 年 5 月门店不足 20 家,厦门本地仅剩 3 家。
精品咖啡赛道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作为中国首批精品咖啡代表品牌,Seesaw 的门店数量已从高峰时期的 160 余家锐减至 48 家,同时传出欠薪、创始人限高等经营危机。
这些个例实际是整个饮品市场的缩影。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7 月 15 日,全国奶茶饮品门店总数 42.6 万家,近一年新开店 11.8 万家,净增长却为 -39225 家。这意味着,过去一年有 15.7 万家奶茶店从市场消失。
咖啡市场同样承压,全国咖啡门店总数 22.8 万家,近一年新开店 6.8 万家,净增长 1.6 万家,有 5.2 万家咖啡店离场。
也就是说,过去一年超 20 万家现制饮品门店退出市场。行业调整已进入深水区,市场出清正在加速进行。
" 马太效应 " 加剧,头部品牌或占 80% 市场
行业洗牌的结果,是 " 强者愈强 " 的马太效应加剧。
以新茶饮为例,据 GeoQ Date 品牌数据显示,今年 1-6 月,门店规模增速排名前五的品牌为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爷爷不泡茶以及霸王茶姬。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爷爷不泡茶,其余品牌均在今年上市。
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几年,行业格局将逐步固化,头部品牌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其市场占有率或高至 80%。
而今年以来,席卷全行业的外卖补贴浪潮,正在加速这一进程。平台以补贴为杠杆,短暂激活市场增量的同时,实则重构着行业的生存逻辑。
在这场流量狂欢中,头部品牌凭借规模门店与成熟的外卖运营体系,以 " 薄利多销 " 扩大渗透;反观不少中小商家却陷入 " 单量涨、利润降 " 的困局。
业内人士预测,这或许只是开始,可能会引发更猛烈的闭店潮。
尽管 7 月 18 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要求平台理性参与竞争。但 19 日,平台仍在持续发券,虽然没有之前 " 零元购 " 的力度大,但目前来看,补贴并未退场,而是以更规律隐性的方式持续。
对此,陈文鼎创始人谭志坤表示:如果外卖补贴退潮,参与其中的品牌接下来会面临较大的业绩压力,特别是小型品牌将更加困难。
另一位从业者则直言不讳:" 如果品牌不及时调整战略,2025 年国庆后闭店率可能会大幅攀升。" 他指出,一旦补贴退场,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会显著回升,眼下旺季能赚的钱,冬天肯定赚不到了。
饮品利润进一步压缩,中小品牌生意愈发难做
在补贴战的冲击下,饮品消费的价格带出现大幅下探,行业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外卖平台知情人士透漏,2025 年 5 月份,10 元以内咖啡的销售占比相比去年提升超过 25%。奶茶品类 10 元以内的销售占比提升超 10%。
也就是说,在各方补贴之下,低价格带出现了巨大需求的激增,20~30 元的价格带下降明显。
这种消费变化,正在重塑行业的竞争逻辑。当消费者对低价、补贴习以为常时,品牌价值被反噬,用户对于原价奶茶的支付意愿下降,对品类的价格预期也势必下调。
这种由补贴推动的增长,催生了大量泡沫。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类似 "4 个月亏 18 万 "" 试营业 7 天闭店 ""37 万投资最终只卖 2500 块 " 的炮灰比比皆是。
即便能勉强维持经营,也难逃利润缩水的困局。
" 一天爆卖 3000 杯,但利润却不到 400 块 "" 利润下跌 20%~30%,甚至亏本经营 " 等,无一不透露着茶饮人的无奈。
陈文鼎创始人谭志坤提到,外卖补贴推动堂食客流向线上,虽订单量与营业额增长,但平均实收却下降七八个点。
COMEBUY 甘杯市场总监 JOJO 也表示,用户更爱拼单、选优惠组合,低价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若产品结构和运营策略不足,很容易出现 " 销量增、利润减 " 的情况。
" 这本质上是一场不对等的竞争," 正如一位从业者所说,头部品牌压缩供应链利润抢夺流量,而中小玩家是在用本金赌生存。
相比往年,今年中小饮品店的生存显然变得更难。
眼下的实际问题:下半年,该怎么过?
补贴还会持续多久?补贴停止后该如何应对?这是目前经营者最关心的问题。
我也采访多位从业者,来听听他们的看法。
1、聚焦差异化创新,跳出低价内卷
超人东方中国茶与咖啡创始人王凤龙表示,外卖大战只是行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性挑战,品牌需着眼长远布局。
他强调,当前市场环境正在倒逼品牌向专业化、差异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品牌需要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制定差异化策略,避免盲目跟风;另一方面,区域品牌须通过产品创新、模式升级和组织优化来构建核心竞争力。
多位资深从业者也指出,下半年的破局关键在于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补贴退潮后,品牌能否通过创新产品、优化体验增强消费者粘性是生存关键。"
2、优化产品体验,重构消费价值
COMEBUY 甘杯市场总监 JOJO 预判,下半年饮品市场将呈现高审美需求、高内容密度、高性价比感知、稳品质为基的 " 三高一稳 " 趋势。
图源小红书博主 @布丁嘬一口已获授权
" 消费者不再只看价格,更会考量‘喝下去的价值’。" 他强调,无论是健康属性、情绪体验还是文化内涵,真正提供价值的品牌才能沉淀下来。例如通过原料溯源故事增强信任感,或用场景化营销提升产品溢价空间。
3、提升运营效率,尽可能活下去
行业利润压缩,正在倒逼品牌修炼 " 内功 ",进一步提升效率。
从供应链备货、物流调度,到门店高峰排班、出餐流程优化等,有能力继续拧毛巾的品牌才有更多生存机会。
饮品行业的变革,正深刻影响着每个从业者。
来源:咖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