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最时髦的遛娃神器,AI 玩具必须拥有姓名。
国庆假期回老家的小小发现,家里小朋友们的玩具库里突然多了一类新玩意。它们不仅外形呆萌可爱,还搭载了 AI 功能,能和小朋友对话、讲睡前故事,还拥有记忆力,总之,不再是只会唱歌的老古董。
AI 玩具赛道火于去年,但当时大部分产品的 AI 功能主要来源于外置挂件,且智能化程度不高,一度被质疑为蹭热度的套壳产品。而今年,随着热门 IP 的加入,AI 玩具的命运被彻底改写。
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成立仅 4 年多的创业公司跃然创新不久前完成一轮 2 亿元的融资,刷新了大众对 AI 玩具前景的认知。该公司的打法是,将知名 IP 与 AI 玩具深度绑定,其 CEO 更是公开表示 " 想成为 AI 时代的泡泡玛特 ",如今他们已经手握奥特曼、小猪佩奇、奶龙等 IP 的授权。
吃到 IP 红利的不止这一家 AI 玩具公司。有从业者向「定焦 One」讲述,他们今年将战略聚焦到 IP 上以后,寻求合作的客户增加了不少。
投资机构的态度也印证了这一趋势,一位专注于 AI 玩具赛道的海外美元基金投资人表示,拥有 IP 的 AI 玩具意味着更低的获客成本、更快的市场接受度。
无论是资本动作还是从业者反馈,都在传递一个信号,"AI 玩具 +IP" 的组合,可能是下一波现象级风口。AI 时代的泡泡玛特,会在这一轮浪潮中诞生吗?答案或许没有那么简单。
搭上 IP,AI 玩具起飞
想要了解加 IP 的 AI 玩具的市场现状,得先了解 AI 玩具的分类及主要代表公司的生存状态。
"AI+ 玩具 " 属于一个大且热的 AI 硬件赛道,广义上包含 AI+ 机器人、AI+ 宠物和 AI+ 玩具三大类,但由于 AI 机器人的技术难度和研发成本与其他两类不在同一量级,且 AI+ 宠物和 AI+ 玩具两者的界限比较模糊,所以目前从业者提到 "AI 玩具 ",大多指的是 AI+ 宠物和 AI+ 玩具两类。
两者既有联系又存在一定区别。核心区别在于面向用户不同。
AI 宠物主打情感陪伴,主要模拟和人互动、给人情绪反馈等真实的宠物行为,目标用户主要为成年人。它们不止是宠物形状,还包括不会流利的自然语言但能发出声音的玩具。AI 玩具则除了陪伴外,还支持语音对话、娱乐教育等功能。在外观形象上,AI 玩具也更丰富,有些还结合了经典 IP,因此用户范围更广,既包括儿童,也有成年人。
这两大方向均已出现代表性公司,比如萌友智能(Ropet)、珞博智能(芙崽)、贝陪科技(可豆陪陪)、跃然创新(BubblePal、CocoMate 系列)等。目前国内融资金额最高的 AI 玩具公司为跃然创新,产品偏重潮玩逻辑,由于手握小猪佩奇、奥特曼、奶龙等知名大热 IP 的授权,此标签也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市场对该公司的估值。
之所以今年 AI 玩具 +IP 这一组合受到资本市场欢迎,在从业者看来,是开发端和用户端的合力促成。
首先,想要开发 IP 方向 AI 玩具的参与者众多,不仅有专注做 AI 玩具的创业公司,还包括手握各种 IP 的老牌公司。
AI 潮玩公司爱无止境科技联合创始人兼产品负责人 Alton 表示,年初 DeepSeek 的大火,让很多 IP 厂商看到了推理大模型的能力,认为大模型具备了改造 IP 和硬件的能力,因此今年很多 IP 厂商主动找到他们合作,希望 AI 能让自己手中的 IP 实现两大业务突破:一是让静态的 IP" 动 " 起来;二是让 AI 再次提升 IP 的知名度。
其次,经历了去年一年的尝试,很多从业者发现 AI 玩具并不是一门好做的生意,而 IP 的加入,可以降低开发团队的试错成本和用户购买门槛。
爱无止境科技联合创始人小蟹介绍,他们在创业前期走了一些弯路,今年选择聚焦 IP 以后,寻求合作的客户立刻增多了。Alton 也认为,AI 玩具本质还是一款玩具,一个令用户熟知的 IP,能在最短时间内提升用户购买意愿。
Alton 在亲身经历中感受到,如果创业团队自己设计 AI 玩具形象,试错成本很大,但和 IP 方合作能少花很多冤枉钱。" 有 IP 意味着产品已经有了一波受众,用户画像比较清晰,开发好的 AI 玩具可以定点投放到喜欢这一 IP 的用户中。" 他表示。
某海外美元基金投资人梨酱一直专注 AI 玩具赛道,她也发现,面对一个搭载着高知名度 IP 的 AI 玩具和一个零受众基础 AI 玩具,开发团队对两者的产品设计思路完全不一样,有 IP 的产品优势在于,不用依靠丰富的功能就能吸引不少用户,用户会将对 IP 的喜爱直接转嫁到相关 AI 产品上,获客成本更低。
另外,有 IP 的 AI 玩具价格溢价更高,例如跃然创新之前的产品 BubblePal 价格为 399 元,现在 CocoMate 奥特曼联名产品涨到了 799 元。不过,AI 玩具的定价并非全部由 IP 决定。比如萌友智能的非 IP 向的 AI 玩具 Ropet 售价高达 299 美元,卖点在于 " 能认主、会撒娇 " 等情感陪伴特点,在年轻女性群体中颇受欢迎。
总之,AI 玩具这一赛道参与者众多,凭借较低的开发成本,"AI 玩具 +IP" 的组合迅速走红。从业者一致认为,在产品上市初期,IP 知名度的重要性要远高于产品功能。
技术门槛不高,关键在于像不像
有了 IP 加持,如今的 AI 玩具好像又找到了一个不错的产品发展路线,但如何真正让 AI 玩具 " 成为 " 某个特定 IP 的模样,却比想象中困难。
Alton 坦言,他们在开发 IP 向的 AI 玩具时,最难的不是模型调用,而是如何还原 IP 的 " 原汁原味 "。要做到这一点,至少需要做好三方面的核心训练。
第一关是让芯片 " 吃透 "IP 的故事。可以简单理解为,让玩具里的芯片了解 IP 的所有故事。
具体来说,开发团队需对接入开源的大模型进行微调,之后根据它反馈的训练效果,不断调整投入语料,确认不会出现 OOC(out of character)现象,即不能让角色说出不符合自身设定的话。比如当用户提问 " 小猪佩奇的弟弟是谁 ",AI 玩具应回答 " 小猪佩奇的弟弟是乔治 ",而不是 " 我是乔治 "。
需要注意的是,投入语料的量也有讲究,不是越多越好,有时给得太多反而会干扰模型的理解效果,所以得反复测试调整。Alton 表示,这一过程,一般要花费一个小创业团队一到两周的时间。
第二关是还原 IP" 声音 "。
开发团队需要先找到 IP 在原版动画、影视或者其他媒介里的原始配音,且得覆盖不同情绪:比如平静说话的语气、难过时的声调、开心时的语气、生气时的状态等。把这些声音素材收集好后,再放进模型里训练,最后装到 AI 玩具里。
" 这一关对语料的要求更高,声音得‘干净’,不能有杂音;情绪得‘够浓’,如果素材太平淡,玩具说话就会像机器人一样,没有一点儿感情。" 他说。
Alton 表示,现在市面上的大部分开源模型,只要选对语料、用对训练方法,再花足够多的时间,都能顺利通过以上两关,但里面隐含的难点是,如何选取训练语料和调试,需要开发团队对 IP 有深度理解,包含 IP 起源、发展历程、核心价值观及目标受众等复杂而琐碎的内容。
为了保证还原的准确度,Alton 和团队通常会选择与很懂这一 IP 的成员进行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后训练出来的音色、故事更加接近 IP 本身。" 他表示。
第三关是解决 " 反应速度 " 和 " 功能复杂度 " 的问题。
依托 IP 的 AI 玩具大多针对成年人设计,而非主要面向儿童,因此用户对它的要求更高,比如回复速度要快,不能说句话等半天;应对的场景需要更多,比如能在户外使用,这就需要加强降噪技术,做到在吵闹环境中准确识别用户指令。
此外,不同 IP 合作方的需求也不一样。有的 IP 厂商只需要开发团队制造一个能发声的语音芯片;有的不仅要芯片,还得配套小程序软件;有的还想要给玩具加些能活动的小部件,从而让角色的手和头轻微动一动。随着 IP 厂商要求的增加,AI 玩具的开发门槛不断提高。
不过,在 Alton 看来,对比其它 AI 硬件,AI 玩具的整体技术门槛不算高,从开发周期上就能看出。
" 如果和 IP 方沟通顺利,最快一个月能做出一款 IP 向的 AI 玩具,慢的话大概为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其中,外观设计占两到三周,剩下的时间主要用来准备语料、调整细节。"Alton 表示,目前 AI 玩具最重要的技术点在于要 " 像 IP",也就是前两关。
图源 / 豆瓣《泰迪熊 Ted》官方剧照
整体来看,AI 玩具的技术门槛不算高,毛利却不低。
前瞻研究产业院数据显示,AI 玩具行业基础款比如 BubblePal,毛利率在 50%-65%,售价在 1300 元 -3000 元的 Ropet,毛利率在 70%-85%,个别高端产品毛利率甚至可以超过 90%。
从业者透露,AI 玩具最主要的硬件成本为含有芯片的语音盒子,语言盒子需要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选择,价格在 50-200 元之间。
至于 IP 授权费用,并不像大众想象中那般高昂,费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IP 本身的知名度和双方的合作方式。一般来说,开发方需要向 IP 持有方支付一定的授权费,产品上市售卖后双方再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成,但实际合作方式灵活多样。一位从业者表示,部分知名度较低的 IP 甚至无需支付授权费即可合作。
想在 AI 行业复制 " 泡泡玛特 ",没那么简单
虽然 AI 玩具带着 "AI" 的光环,如今又叠加了 IP 这一大卖点,资本市场一度热情高涨,但当这些产品真正摆上货架直面消费者时,整体市场表现并不理想。
有媒体报道,AI 毛绒玩具的电商退货率高达 30%-40%,不仅销售端数据反馈一般,投资人也并非全都持看好态度。他们更倾向于将跃然创新 2 亿融资的亮眼成绩,归功于吃到了产品上市早的先机。它属于个案,无法代表行业的平均水平。残酷的事实是,一些投资人已经对 AI 玩具的热情明显降温。
梨酱表示,这一行业至今都没出现一款年销量上百万的爆款 AI 玩具,足以见得市场的冷清。
从业者之所以看好 AI 玩具,在于它能赋予硬件感情,给予 IP 新价值," 好玩 " 和 " 情感陪伴 " 的属性还能让 AI 玩具在商业上拥有独特优势,不会像纯工具类 AI 产品一样,陷入技术比拼和成本内卷的死循环。
但理论上商业价值很高的 AI 玩具,落地难度远超想象。如今市面上大多数 AI 玩具在用户体验上都达不到理想中的状态,最明显的是,不管是否带 IP,AI 玩具几乎都难以实现自然流畅的实时语音对话。
比如我们在日常沟通时,一方可以在另一方没有说完时进行打断,或者做出及时回答,但大部分 AI 玩具做不到。梨酱表示,这主要是技术架构所限,常见的 AI 玩具实现语音交互的技术栈是三段式:把用户说的语音转写成文字从而接收,然后通过大语言模型返出文字回答,最后把文字回答转换成声音传递给用户。
" 海外的 realtime voice agent 可以解决实时语音交互问题,但目前没有被广泛普及,且 API 费用也不低,大部分 AI 玩具公司并没有采用。" 梨酱表示,她在一年内看了十多个 AI 玩具项目,涵盖各种产品路线,但目前只投了一家。她也买了很多 AI 玩具,并没有找到一款值得让自己长期留在身边的产品。
「定焦 One」也购买过一款面向儿童的 AI 玩具,问题同样不少。除了无法进行自然地实时对话外,还无法准确识别用户声音,需要重复多次才能听清指令。此外,它不支持 5G 网络,需切换成 2.4G 才能启动设备。
虽然它具备部分创新功能,比如到了家长设定的睡眠时间,该玩具会自动播放舒缓音乐哄小朋友睡觉;还能每天监测小朋友的心情,如果小朋友随口说句 " 不太开心 ",当天晚上家长便会收到小程序的温馨提醒,可这些功能无法撑起它的较为昂贵的价格。
目前 AI 玩具普遍采用 " 基础价 + 会员费 " 模式,基础价是指产品的费用,大多在 399 元左右,贵的能卖到上万元,会员费相当于调用大模型的软件费用,每年几十元不等,整体比普通玩具贵很多,已经让不少用户望而却步。更让消费者犹豫的是,很多 AI 玩具虽然号称 "7 天无理由退货 ",但部分厂家也增加了条件,如联网激活后不支持无理由退货,这无形中抬高了用户的尝试门槛。
" 如今 AI 玩具用户接受度低,获客比较困难,卖货基本靠投流,这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梨酱表示,虽然有 IP 加持的 AI 玩具获客相对容易,但 IP 只是 " 加分项 ",不是 " 决定项 "。IP 能保证起步销量不会太难看,但能否留住用户,主要取决于产品本身的智能化程度。
在她看来,目前还没有一家公司真正把 "AI 玩具 +IP" 做到极致,该类产品仍处于早期阶段。她会持续保持关注,期待投出一个爆款 AI 玩具。
泡泡玛特式的神话,或许还要再等等。
来源:定焦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