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调研:3C新品关注度第一 近九成受访者首选京东换新数码产品

每日快讯
2025
10/28
21:53
分享
评论

今年的双11是在各种新品的簇拥下开始的,9月份以来,先是iPhone17系列奉上“加量不加价”的新品,点燃消费热情,又有小米17 Pro接力热度上新了背屏设计,在社交媒体刷屏不断,vivo、OPPO、华为等国产手机厂商你追我赶,在10月份接连推新,手机新品的前呼后拥成了今年双11大促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手机强势品类新品频频出圈,整个3C数码创新品类也备受关注。有人已经尝试了AI眼镜,有人对AI电脑充满期待,有人在纠结要不要入手一台家用3D打印机……而正在火热开展的双11大促就是大家换新3C数码产品的重要时机。

《2025年双11 3C数码消费调研报告》显示,超过九成受访者会关注3C数码产品上新,手机为新品关注度第一的品类,京东是96.4%受访者高票选出的3C数码创新产品第一聚集地,93.2%的人会等大促节点换新3C数码产品,而这个双11,京东成为3C数码资讯了解+购买消费的双入口。

超九成人对3C新品敏感度96.4%票选京东是创新产品第一聚集地

3C数码产品已深度融入用户日常生活,调研显示,手机、电脑、耳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位列高频3C数码产品TOP5,其中,已经成为“生活入口”的手机更以92.4%的高频使用率“遥遥领先”,电脑紧随其后,使用率达72.2%。这个双11,有53.2%的消费者将手机列入了换新“心愿单”,“手机消费第一大国”实至名归,平板、智能穿戴、电脑也分别是25.8%、24.1%和22.9%的受访者打算入手的产品。而一直以来,近九成的消费者首选在京东入手3C数码产品,他们已经形成平台选择习惯。

“追新”是今年双11数码消费的显著特征,根据调研,91.7%的受访者会特别关注3C数码新品上新,这充分证明了技术革新对消费需求的强大驱动力。紧跟其后的是家电产品(61.4%),比如扫地机器人、投影仪、冰箱、洗衣机等,以及运动户外(40%),比如运动鞋、露营装备、运动手环等。

消费对新品的超高热情,将于“最划算换新时机”找到释放的出口,调研显示,93.2%的消费者表示会特意等待双11等大促节点购买3C数码产品,为什么非要等大促?价格当然是第一推动力。59.8%的消费者坦言是被“价格优惠吸引”,他们会因大促降价、补贴等活动入手3C产品,此外,旧设备坏损或性能不足(44.1%)、旧设备缺少关键功能(44.0%)也是重要购买原因,一个重要变化是,场景需求变化成为了新增需求的核心原因之一,占比为37.5%,如办公需要换高性能电脑、运动需要智能手表、露营需要新装备等。年近40的王先生不久前体检时查血压、血脂升高,医生建议要保持规律运动,他准备趁双11大促买块慢跑时佩戴的智能手表,“以前不了解,现在有了需求,简单了解了一圈,选择还很多,又有促销,很划算。”

深究3C数码换新驱动因素,越来越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催生了新的场景化的消费需求,调研显示,今年以来,在智能办公、户外运动、影像记录方面,消费者产生了补充新3C数码产品的需求,这三大场景也是今年消费者需要补充新3C数码产品的主要生活场景。适配新场景、提高工作生活效率以及体验升级成为更新补充3C数码产品的核心驱动力。在智能办公场景中,消费者需要具备AI功能的手机、电脑等设备提升工作效率;在户外运动场景下,智能手环、便携音响、防汗防水的运动耳机成为热门选择;影像记录场景则推动运动相机、无人机等产品需求增长。

大家熟悉的3C产品之外,AI手机、AI平板、AI电脑等创新数码品类逐渐进入消费者视野,36.7%的受访者会关注AI手机,25.9%的消费者对AI平板感兴趣,23.4%的消费者想进一步了解AI电脑;此外,便携运动相机、开放式耳机、3D打印机、AI眼镜、机器人也成为大家兴趣度较高的创新产品。在上海从事金融工作的张女士,每天通勤时间超过两小时。她最近看中了一款开放式耳机,“在地铁上戴入耳式耳机总会错过地铁报站提示,开放式耳机不仅舒适,还能听到周围环境音,跟通勤很搭。”

在购买创新品类时,超半数消费者更关注平台的售后服务流畅度,是否配备了创新产品的专属客服解决技术问题,以及有竞争力的常鲜价格优势、灵活的退换货保障、可靠的物流,另外,平台覆盖品牌全、产品上新快也是消费者的在意点。根据调研,96.4%的消费者票选京东是3C数码创新产品的第一聚集地。

京东成3C数码资讯了解+购买消费“双入口”

调研显示,近九成消费者在这个双11有入手3C数码产品的换新计划或需求,其中,34.6%的人早已锁定目标型号,甚至有人提前“下手”;29.8%的消费者则处于“精准比对”阶段,只待最佳时机出手。在整个3C数码品类中,有77.9%的消费者更倾向选择最新款,其中48.5%的消费者为体验新技术、新功能优先选最新款,29.4%的消费者则被新品的外观设计或潮流属性吸引。

用户主要在哪里“追新”?答案是京东。调研数据显示,79.7%的人会先上京东看品类新品或销量最高产品,看京东采销直播间介绍。此外,还有34.3%的受访者选择看科技类UP主、KOL/KOC对比测评了解产品,另有33.7%的受访者去社交平台搜选品攻略、使用体验,以及33.0%的受访者在短视频平台搜索参数解读、真机演示等。

京东成为了3C数码资讯了解+购买消费的“双入口”,消费者可以高效地完成从“种草”到“拔草”的全过程。在3C数码购买渠道选择上,如前所述,京东长期以来保持着“主场”优势,调研显示,超87%的人买3C数码产品首选京东,这一比例远超淘宝/天猫(4.2%)、品牌官方渠道(3.2%)等其他渠道。深入分析原因,售后服务完善(49.5%)、正品保障(49.3%)、平台信任度高(48.0%)是消费者选择京东的核心因素。正品与好服务也奠定了京东多年的高用户信任度,此外,配送服务优质(47.6%)、优惠力度大(43.5%)也成为重要加分项。

在这个双11,追求“聪明消费”的用户们对比后发现,他们信任的京东依然是行业里“比价后价格最便宜、服务体验最好”的渠道。

近七成消费者手机要买“最新款”,93.1%的人首选京东换新

调研显示,手机是3C数码品类中新品关注度最高的产品,68.6%的消费者今年关注了手机新品,其中iPhone 17系列认知度最高,达85.8%,小米17系列以68.4%的认知度紧随其后,续航能力、存储空间、性能升级是手机新品上市时最受关注的“新”方面。

在手机换新选择上,69.2%的受访者倾向于选择最新款手机。其中,34.7%的消费者明确表示“换新就要选最新款”,他们追求新功能尝鲜与性能升级,愿意为前沿“新体验”支付溢价;另有34.5%的消费者“优先考虑最新款”,但也会根据预算灵活调整,若预算有限则退而求其次选择旧款。这一数据既体现了消费者对新款手机的偏好,也反映出他们在追新过程中保持理性判断,印证了“清醒消费”理念的渗透与实践。

对于“追新”群体而言,选择最新款手机的核心驱动力集中在两大维度:一是性能全面升级,56.9%的受访者认为,最新款搭载的旗舰处理器、大容量电池等配置,不仅能轻松应对未来1至2年的日常使用场景,还能更好地与各类智能设备及生态系统适配,延长手机使用周期;二是解决旧机痛点,36.3%的用户希望通过换新改善 “信号差、系统卡顿” 等旧机问题。此外,还有25%的用户为“体验独家新功能”选择新款,例如手机内置的AI大模型、升级的影像算法、创新交互设计等,满足个性化使用需求。

从事新媒体工作的李乐乐的换新经历颇具代表性。她近两年频繁去线下看演唱会、去音乐节,旧手机的短板成了“心病”,“存了很多直拍视频后,存储空间很快告急,手机经常卡成砖头,微信都打不开,而且旧手机镜头配置落后,远距离拍摄舞台时,画面细节就会模糊。” 双11期间,她下单了一款兼具长焦影像系统与超大内存的机型,“趁着促销入手很划算,既能清晰记录演唱会细节,大内存也能解决存储焦虑,这下能安安心心用两年了。”

手机换新上京东,也是主流选项。根据调研,93.1%的消费者会在京东换新手机,其他渠道占比均不足3%。从选择理由来看,核心原因是长期在该渠道购买数码产品,平台信任度高(48.8%),“长期在京东买数码,从没买到过假货,售后也没扯皮过”;45.2%的消费者看重京东完善的售后保障;40.0%的消费者则表示京东价格优惠力度最大,“能领取平台消费券,还能叠加以旧换新补贴和国补,到手价最低”;此外,品牌全、机型全、上新速度快也是京东受青睐的重要原因。

在AI技术普及的带动下,电脑品类也在这个双11中表现出明显的换新消费趋势。调研显示,73%的消费者关注电脑的AI功能,超八成的消费者会在买新电脑时关注AI功能的搭载。47.0%的消费者表示“条件允许会尝试选购AI电脑”,37.0%的消费者明确表示“会优先选购AI电脑”,AI电脑的市场接受度持续提升。对于电脑的AI功能, 72.6%的消费者希望通过AI提升办公效率,56.8%关注AI在修图、视频剪辑辅助、文案生成等创作领域的应用。

除了AI电脑,家用3D打印机和AI眼镜也逐渐受到消费者关注,79.1%的消费者了解家用3D打印机,兴趣创作(55.4%)、家庭实用场景(48.8%)、教育学习(48.1%)是吸引他们的主要用途,已成为不少家庭的“新玩具”。AI眼镜方面,视觉效果(35.6%)、实用场景功能(34.3%)、轻量化体验(34.2%)是核心吸引力,72.1%的消费者有尝试意愿,36.3%的消费者已在关注具体品牌,等待技术更成熟、价格合适时入手。

今年双 11,3C 数码消费市场以“需求旺盛、买新主导、场景升级”三大特征,勾勒出技术创新与消费需求共振的清晰图景。从手机、电脑等核心品类的“追新热”,到AI设备、3D打印机等创新品类的“破圈潮”,不难发现,“技术适配场景”已成为驱动消费决策的核心逻辑,消费者不仅为“新”买单,也更看重产品能否解决旧问题、可否带来新体验。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