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次迭代升级后,可灵AI引领视频生成模型跑入“精品时代”

每日快讯
2025
10/29
19:16
分享
评论

“可灵AI始终以‘技术赋能创作’为初心,让灵感成真,让想象能成为影像,让每个人都能用AI讲出好故事”。近日,在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人工智能赋能精品创作”沙龙上,可灵AI产品及运营负责人温园旭,以《多模态技术进阶:从“生成内容”到“赋能精品”》为主题,分享了可灵AI的技术发展路径与行业实践。从“生成内容”到“赋能精品”,可灵AI通过持续深耕多模态技术,正逐步构建起覆盖广告、影视、游戏、文旅等领域的AI创作生态。

2024年6月,可灵AI作为全球首个用户可用的DiT视频生成模型正式发布,打响了AI视频生成赛道的发令枪。经历了30余次迭代升级后,可灵AI最新的2.5Turbo模型,已在风格保持、动态流畅度、人物表现力三大维度实现了质变。无论是细腻的情感表达,还是高速运动场景的稳定输出,2.5 Turbo均展现出“最懂创作者”的特性,能精准呈现用户意图,在复杂任务中保持生成一致性。

一组数据印证了可灵AI的狂奔。在用户侧,4500万用户累计生成4亿张图片和2亿条视频;在企业端,全球149个国家的2万多名开发者通过API调用可灵,生成了1亿条商业视频。“相当于每分钟有130条可灵视频被生产出来,用在广告、电商、短剧乃至影视作品里。”温园旭表示。

从广泛应用到深度赋能,可灵AI正在各行业持续落地。温园旭介绍,在广告营销领域,可灵已成为众多品牌信赖的创意伙伴,助力品牌高效产出兼具成本效益与视觉冲击力的高质量视频。在动漫剧领域,可灵与《大爱仙尊》等成熟IP深度合作,助力其全网播放量突破3000万。同时,通过AIGC创作大赛与IP二创活动,可灵激活了《一人之下》《凡人修仙传》等经典IP的二次创作生态。影视与音乐领域,可灵同样展现出跨界的潜力。在Amazon Prime剧集《大卫之家》中,主创团队借助可灵生成关键场景,解决预算与时间限制下的创作难题。

在文旅领域,可灵发起“快来惹毛我”创意特效项目,联动全国40多所高校与50多个城市,通过AI技术为地标建筑与特色IP注入新活力,项目全网曝光超10亿次。游戏领域,可灵与《逆水寒》合作,将图生视频能力集成至游戏内,解决玩家静态截图转化动态视频的痛点,丰富UGC生态。而而在体育领域,可灵与NBA及快手体育携手,打破次元壁,将顶级赛事热度转化为全民共创的精品内容。

“我们坚信技术的终极使命不是取代创作,而是赋能创作。”展望未来,温园旭表示,可灵AI将持续深耕多模态底层技术,以用户和创作价值为核心,驱动精品创作新生态。

本次大会上,可灵AI NEXTGEN全球新影像创作大赛进行了成果发布,集中呈现了一批来自全球的先锋AI视听作品。大赛评委、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副会长李伟表示,大赛共收到来自122个国家的4600余部作品,这一数字令人振奋,AI影像创作正在跨越地域与经验的边界,成为真正的全球视觉语言。

其中,中国青年创作者表现突出。李伟介绍,比如荣获最佳影像的作品《Alzheimer》以温暖细腻的AI语言呈现阿兹海默症老人的精神世界;获奖作品《信》则展现出了东方叙事的独特美学与情感深度。以可灵AI为代表的创意平台,正为年轻人打开新的表达空间与可能。

《信》的导演张博程也分享了创作心得,他和团队在影片制作中运用了可灵最新的2.5模型,凭借模型的进化,完成了高难度的人物精细表演和打斗场景,背后体现了国产大模型在多模态语义理解上的突破。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