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海洋之星”奖颁奖仪式在展会现场“蓝色经济增长论坛”上重磅揭晓,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光峰科技凭借突破性的水下蓝光激光雷达产品等创新成果,荣获主办方授予的“2025年度海洋之星卓越奖”。

光峰科技荣获“2025年度海洋之星卓越奖”
官方资料显示,“海洋之星卓越奖”旨在表彰在海洋科技领域兼具创新实力与应用成果,并在核心技术与产业实践方面均取得卓越成就的标杆企业。该奖项重点关注创新成果向生产力的有效转化,以及其对海洋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已在深圳成功举办五届的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正逐步成为引领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全球蓝色经济合作的高端平台,以及世界观察中国海洋经济脉动的重要窗口。
据《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5》称,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0.5万亿元,海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海洋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海洋经济对外开放合作不断深化。在这一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海洋经济领域亟待更多创新主体积极参与。

光峰科技参展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
光峰科技此次获奖的水下蓝光激光雷达,主要针对水下激光雷达在应用中面临的多个技术难点进行了突破,例如水下红外激光衰减、测距范围受限、环境光干扰以及浊度干扰等。该产品在光学设计、算法处理和结构抗干扰等方面均实现了全面升级,为市场提供了真正具备商用价值的高性能水下感知解决方案。
以面向专业市场的远眸T1水下激光雷达为例,该产品采用高功率蓝光激光方案。与常见的905nm、1550nm波段红外激光相比,蓝光激光在水体中的吸收率降低了近100倍,显著增强了激光信号在水中的穿透力和抗干扰能力,从而有效克服了传统红外激光易衰减、易受环境光干扰的技术瓶颈。
在硬件创新的基础上,光峰科技还自主研发了环境光过滤技术与脉冲激光算法。环境光过滤技术通过优选激光波长,有效抑制环境光干扰;脉冲激光算法则保障了设备在高浊度水体中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的测距性能。相比传统摄像头方案,该激光雷达不仅探测距离更远,还能适应更复杂的水质条件。
第二代产品进一步拓展了三维重建与线扫等功能,未来有望广泛应用于海洋地籍测绘、水下考古、结构物检测、海底资源勘探等高价值场景,为相关专业领域带来新的技术突破与解决方案。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光峰科技水下激光雷达将助力水下机器人持续的智能化升级,进一步拓展服务在海洋油气、深海采矿、海上风电、船舶工业与海洋交通运输等关键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为蓝色经济迈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未来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