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共振:人形机器人发展按下“加速键”

每日快讯
2025
10/31
15:40
分享
评论

在“具身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科技产业的当下,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快步迈向现实应用的爆发前夜。2025年,被视为这一跨越的关键年份——从特斯拉、Figure到中国的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傅利叶智能等科技企业纷纷推出新一代机型,推动产业链以前所未有的节奏协同演进。

今年10月,宇树科技发布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Unitree H1迎来重要升级——H2。身高180厘米、拥有31个自由度的H2,不仅以流畅姿态完成芭蕾、武术等高难度动作,更在上肢与腰部自由度上实现显著提升。从稳定行走到精准起舞,人形机器人已逐渐突破“行走机器”的局限,迈入“能表演、善操作”的协调运动新阶段。

“从走稳到走美,是从功能到性能的一次系统性跃升。”业内分析指出,宇树的演进不仅展示技术实力,更勾勒出“全尺寸、全场景、全价位”产品矩阵的清晰路径。随着多家厂商接连入局,人形机器人的竞争维度正从“能否行走”转向“能否做事”,工业制造、商业服务、家庭陪护等多元场景正逐步敞开大门。

同时,随着整机运动能力逐渐成熟,产业链的关注焦点逐渐从“腿”转向“手”。在行走技术趋于稳定之后,“手部操作”成为人形机器人从“运动智能”迈入“操作智能”的核心挑战。“让机器人跑起来或许不难,但让它稳稳拿起鸡蛋而不捏碎,才真正考验其智能水平。”一位机器人实验室研究人员坦言。相较于腿部系统,手部执行器需在有限空间集成高扭矩输出、多模态感知与精细控制能力,对微型电机、减速机构以及控制算法提出更高要求。这也使得“灵巧手”技术,成为当前产业链上游企业竞相攻坚的制高点。

在这场围绕“手”的智能化竞赛中,多元技术路线同步推进:傅利叶智能持续优化其仿生手的多关节驱动与感知反馈系统;达闼科技致力于强化云端抓取策略与AI决策能力;而兆威机电等供应链企业,则从微型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切入,推出结构紧凑、扭矩密度高的灵巧手解决方案,为整机厂商提供高度定制化的上肢集成模块。据悉,兆威机电现已推出ZWHAND-LM06,ZWHAND-DM17系列灵巧手,支持整手及单独传动模组售卖。其中DM17系列均采用高度集成工艺,将17个微型电机、位置和力传感器、控制模块等全部封装于掌心之间,打破空间与性能的双重限制,灵巧手指尖、覆盖柔性电子皮肤,模拟人手触觉,内置高灵敏压力传感器,轻触即响应,助力精准操作,带来更高维度的人机交互体验。可以说零部件层面的持续创新,正为人形机器人规模化落地提供关键支撑。

据多家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美元。其中,“手部执行系统”将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其技术溢出效应也将进一步赋能服务机器人、高端医疗器械、工业协作臂等更广泛领域。

从实验室原型到产业新支柱,未来人形机器人将不再只是科技竞争的象征,更是成为驱动制造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转型的新引擎。整机厂的系统创新与零部件企业的核心突破,正共同构建一个高度协同、自主进化的智能制造新生态。当机器人真正“伸出手”,触达并改变千行百业,一场由“具身智能”引领的全球产业变革图景,正徐徐展开。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