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圈“内卷”到头了 RGB MiniLED开启了下一个纪元

每日快讯
2025
11/06
17:56
分享
评论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瞬间?

看《阿凡达》,潘多拉星球的奇幻蓝色在你家电视上却泛着一层尴尬的灰白;看美食纪录片,诱人的烤肉红得像是加了三斤色素,失真到毫无食欲;看《卧虎藏龙》,那片经典的竹海,从翠绿到墨绿的层次感被“一键磨皮”般糊成一片……我们花了上万块,买了所谓的旗舰电视,为什么连“真实”都成了奢望?

我们追求的极致画质,到底卡在了哪一环?是技术到顶了,还是厂商们集体“挤牙膏”?

答案可能出乎意料:都不是。问题出在光的“源头”。传统MiniLED电视,像个勤奋但有点粗心的厨师,用一束白光(一种混合光)作为原料,再通过滤色膜“染”出红绿蓝。这个过程,就像用白色颜料去调配彩色,先天就会有损耗和偏差,导致色彩不纯、色域受限。

但现在,一个“掀桌子”的玩家入场了。海信带着它的RGB MiniLED电视,彻底改写了游戏规则。

想象一下,如果电视的每一个像素点,不再需要“染色”,而是从源头就能发出最纯粹的红、绿、蓝三原色光,那将是怎样一番景象?海信RGB MiniLED电视从源头控光,到光色同控,给出了答案。

当你用普通电视看草莓,是鲜红、艳红,一种模糊的“大概红”。而用海信电视UX系列看,你会发现那是潘通色卡上的1795C号标准红,连果肉纤维上沁出的汁液光泽都清晰可见。这就是RGB三原色直出带来的97%BT.2020超高色域,比OLED电视的色彩范围还要广16%。它让红色,真正回归红色。

面对蓝色这种最难还原的颜色。传统电视的白光背光,看深海纪录片时,总像隔着一层雾。而海信RGB MiniLED电视的蓝色纯度高达100%,相当于给蓝色开了一条直达隧道,你甚至能看清鲸鱼皮肤上因光线折射而产生的幽蓝光晕。

如果看李安镜头下的竹海,每一帧的绿色都在呼吸。海信自研的AI画质芯片,配合光色同控算法,实现了色相、色调、亮度的同步精调。从晨雾中的嫩绿到正午的翡翠绿,再到阴影里的墨绿,色彩不断层,细节有层次。

这种技术的颠覆,直接关联到一个社会现象:“家庭影院”的消费升级,不再是单纯追求“大”,而是追求“精”和“沉浸感”。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海信100寸电视这样的大屏产品时,我们购买的早已不是一个显示器,而是一个通往新世界的“任意门”。画质的任何一点瑕疵,都会在这块巨幕上被无限放大,摧毁沉浸感。而海信RGB MiniLED电视,正是为这种终极沉浸体验而生。

总结来说,海信通过RGB MiniLED技术,没有选择在老路上修修补补,而是直接重塑了电视画质的底层逻辑。它将画质的上限,从“尽可能还原真实”,提升到了“超越真实、呈现艺术”的全新维度。

当别人还在谈论如何把颜色调准时,海信已经开始创造颜色了。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迭代,更是一场视觉革命。它宣告了那个色彩妥协、细节模糊的时代,正在被终结。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