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比特币和ICO,区分它们没那么难区块链

砍柴网 / 华尔街见闻 / 2017-09-20 20:42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上半年,我国ICO市场迎来新一轮,现在看来也是最后一轮爆发性增长。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上半年,我国ICO市场迎来新一轮,现在看来也是最后一轮爆发性增长,半年内融资规模折合人民币达26.16亿元,不断有新的ICO项目出现刷新“融资总额”和“收益回报”的历史新高,在ICO行业一度有“投 ICO 没到10倍收益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投了ICO”的说法,行业浮躁可见一斑。如今,一纸监管令文既下,所有ICO项目面临取缔、清退,短短几个小时内甚至有ICO项目市值下跌了90%以上,围观者大有“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惊诧和唏嘘。

我曾在一个多月写过一篇《区块链创造了ICO但无法守护ICO》,对区块链技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代币——比特币、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创新融资手段——ICO做了详细的区分解读,然而,时至今日,ICO全面坍塌之时,仍然有远方的朋友抱着或是看热闹或是担心的态度问到我这里,说,ICO死了,区块链是不是也要被封杀了?比特币是不是也要黄了? ……

对于此类诸如“互联网P2P不行了,互联网技术是不是要被封杀了?互联网支付是不是也不能做了?”的门外汉问题……在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之后,深吸一口气……还是决定以夏天太阳般的热情再来进行一次基础概念的普及。

首先,我们可以简单做出以下类比:

区块链、比特币和ICO,区分它们没那么难1

本质上,区块链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一代底层技术,比特币则是在区块链技术基础上形成的第一代核心基础应用,是一种不需要中介参与的点对点的电子支付系统。目前,比特币区块链已逐渐成为众多应用的底层架构,犹如互联网支付应用为互联网理财、互联网电子商务、O2O等商业模式创新打下必要基础。

而ICO则是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的一种新的融资模式,如果其能够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将为部分优秀的区块链应用加速开发争取到有利的资金支持,如同P2P融资模式的设计理念也正是为部分良好的项目开发吸纳到更高效、低成本的民间资金;而如果ICO无法按照设计理念运行,区块链应用仍然可以依照传统的VC融资路径进行融资,并不会对区块链应用发展造成毁灭性影响,更不会对比特币、区块链技术架构的发展造成任何制约。这就好比,互联网支付的发展推动了P2P融资的发展,但P2P融资发展受阻并不会影响互联网支付在其他众多领域取得成绩。区块链、比特币和ICO压根不是一个层级上的概念。

以上的类比是为了能通俗形象的把概念展开,并非十分严谨,毕竟,比特币除了支付的工具属性,还有资产价值属性。比特币、区块链、ICO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我们可以通过几个重要的维度来了解。

1. 区块链为比特币而生,但比特币仅仅是区块链众多应用中的其中一个

2008年11月,一个化名中本聪的人发表《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首次提出了比特币的概念。中本聪在论文中阐述了希望可以创建一套“基于密码学原理而不基于信用,使得任何达成一致的双方能够直接进行支付,不需要第三方中介参与”的电子支付系统。

本质上,比特币是一种新的支付手段,这种创新的核心在于依靠一种独特的运行系统去除了支付交易对中心机构的依赖,即不再需要中心机构担任账户开立、交易审核、账户余额变动记录等等职责,实现了用户与用户之间点对点的直接交易。

比特币所依靠的这种独特的运行系统则是区块链。

事实上,从2009年1月比特币正式上线运行到2013年这几年间,全球基本处于“只谈比特币,不知区块链”的状态。直到2014年-2015年间,随着比特币运行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强大的安全可靠性能,其底层技术区块链才开始成为各大金融机构、IT巨头争相研究的对象。这个时候的区块链已经开始被用于构建银行间的支付清结算等基础金融设施,其中,由区块链科技初创企业R3CEV发起建立R3区块链联盟,致力于为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中的使用制定行业标准和协议,包括富国银行、美国银行、纽约梅隆银行、花旗银行等在内的多个国家主流银行加入其中。Linux基金会牵头的Hyperledger超级账本项目则致力于打造新一代开源的区块链平台,推动业界工业级区块链技术标准,加速区块链全球产业化进程。

区块链技术在中国迎来第一个小**则是在2015年的下半年,几乎整个创投圈看金融方向的投资经理不谈区块链+金融,就是缺乏基本行业sense。一时间,区块链支付、区块链票据、区块链保险、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等创业公司大量涌现出来。至2016年12月,国务院将区块链技术纳入“十三五”规划则首次将区块链技术升级到国家战略高度,后续央行推出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工信部发布首个《区块链参考架构》等举措,极大推动了我国区块链产业化进程。现阶段的区块链技术,除了金融领域,在电子存证、产品溯源防伪、供应链管理、物联网等多个方向都拥有创新应用。

区块链,早已经不仅是比特币的区块链。

2. 比特币不是货币,而是一种新的、可选的支付手段和储备资产

货币的形成、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时至今日,对于货币的定位仍然有不同的学派主张。通常,我们对货币的划分是通过判断其是否履行货币职能来进行的。而现阶段的比特币价格极其不稳定,显然不能够履行货币“价值尺度”的核心职能,也就是无法用比特币对其他商品和劳务进行标价。所以,比特币虽然叫做“币”,但是却不能划分到“货币”的范畴。

那我们回到根本,中本聪把比特币创造出来,是为了要解决哪些问题?比特币的价格从不到1美元上涨到现在的26552元人民币(OKCoin币行最新行情数据),其背后的价值基础又是什么?

稍微了解过比特币的朋友,肯定知道比特币最核心的三个特点是,总量恒定抗通胀、跨境无障碍、一定的匿名性。

匿名性这一点,长久以来受到广大媒体和群众诟病,说比特币最大的价值就是利用匿名性做非法交易,事实上,中本聪并非为了比特币匿名而匿名,而是要实现交易可追溯的必要辅助手段。简单讲,比特币所有的交易行为都被记录在一个共享公开的大账本上,任何人都能看的到,如果每个地址都有明确的身份的话,也就是会把所有人的所有交易行为对全世界公开,所以匿名性是对个人基础隐私的一种保护。并且,非常关键的是,比特币的匿名性并非是绝对的,通过关联交易和实名提现等手段能够对比特币实际持有人进行追踪锁定,而随着比特币全球监管的进一步统一,比特币的追踪控制能力还将得到大幅度提升。正是因为比特币的匿名性能够进行有效控制,所以才会出现Zerocoin、CryptoNote、Bytecoin等致力于实现完全匿名性的竞争币。

那么,从总量恒定抗通胀、跨境无障碍来看比特币,我们或许不难发现中本聪的初心:在全球货币缺锚滥发失信任的背景下,打造出一种总量恒定抗通胀的类似于黄金的新一代全球储备性资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打造出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跨境支付手段。

回顾比特币发展之初几个重要的价格增长点:2013年4月,塞浦路斯债务危机,储户人人自危,比特币成为欧洲避险资产,短短几天从30多美元飙涨到265美元。同年,Circle、Coinbase、Bitpay等科技初创企业开始大力发展比特币跨境支付、零售商户支付等,比特币价格于2013年底突破1000美元。

比特币的基础价值正在于,全球新一代的支付手段和储备资产。

曾有一个大胆的测算,如果比特币能够完全代替黄金成为全球新一代储备资产,按照全球比特币可开采总量为2100万个,全球黄金总量为171300吨(汤森路透GFMS数据),即最好情况下有55亿盎司可被开采,那么理论上,1个比特币与1盎司黄金的兑换比例将高达1:261。按照当前的黄金价格折算,1个比特币的价格可达约34.3万美元。

当然,当前的比特币作为一个仅靠开源社区的技术工程师维护的互联网产物,其技术的可靠性和运行维护的可控性还存在巨大的改进空间,比特币是否能够实现其终极理想,还是一个巨大的问号。并且,现阶段,仍然有大量比特币投资者仅仅是为了短期投机获益而购买比特币。我们在这里论述的,仅仅是,比特币的初始意义和价值基础,以及未来成就的可能性。

3. 区块链不是单一的技术创新,而是一套融合技术解决方案,自信任的规则创新才是它的灵魂 

区块链是基于P2P通讯、非对称加密算法、分布式数据库原有技术,融入了创新共识算法的新的融合技术解决方案。其中最伟大的创新在于,用共识算法信任取代了权威信任,以遵守共识规则的随机第三方来代替传统中心机构来维护体系的运行,从而实现了去中心化的自信任交易环境。

什么是共识算法?其实,就是一套让尊重共识规则的参与者利益最大化、让破坏规则者从根本上经济不合理,从而保障尽可能多的参与者能够自发自愿遵守既定规则进行协作的制度设计。这在比特币区块链中,就体现为:

1)争取到比特币交易记账权的诚实参与者能够获得新产生的比特币和所记录的交易手续费的奖励;

2)为了争取到比特币记账权需要付出巨大的算力,算力背后则是矿机设备和高昂电费的投入,且争取到比特币记账权所需要付出的算力大小与整个网络中算力总量变动成正比;

3)如果不诚实的参与者付出巨大算力成本后争取到记账权进行作假,其他诚实参与者可以选择让不诚实账作废,不诚实参与者将面临巨大损失,除非整个网络中的不诚实节点占据多数,联手使假账生效;

4)要想控制整个网络中的多数不诚实参与者使其联手需要耗费难以想象的巨大成本,并且一旦不诚实参与者占据多数且达成一致,诚实参与者将失去生存空间,整个网络信任坍塌后,比特币将失去价值,进而任何交易造假也将失去意义。

是不是很……高级?哈哈。

所以,去中心化是手段,自信任才是目的。

自信任的交易环境,则意味着财富能够更充分的流动、不同中心主体能够最大化的协作,以及一种可期待的自由高效的经济权利分配方式。试想有一天,公司与公司之间的财务往来完全基于区块链自信任系统,将不再需要任何审计、征信等第三方服务机构;甚至有一天,我们所有的个体基于区块链自信任系统进行协作,将不再需要固定的公司雇员关系。

区块链背后的经济、社会结构变革理念也许才是人类在未来发展中最值得探讨的事情。正如有一种对区块链的解读是,区块链并不是对生产力的改造,而是对生产关系的改造。

4. ICO 是区块链产业发展的阶段性产物,ICO大撤退后区块链行业仍将奋勇向前

区块链技术+智能合约技术,能够使得一些区块链软件应用自动生成一种内置代币,用以充当“燃料”维持此软件的运行。ICO本质上,即是把这种维护软件必需的代币预售给广大的投资者,承诺投资者可以凭借其拥有的代币享受应用未来的使用权。是一种区块链应用开发者让渡未来的权力,在早期获得开发资金支持的行为。

ICO 作为融资手段,最主要的创新基础是,区块链技术使得ICO发起方所开发的软件以开源、透明的姿态面向广大用户,并且代币的交易由智能合约自动生成,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资金筹集方滥发、操纵代币或者产品开发作假等威胁,故而一度在全球流行起来。

但是在诸如NXT、ETH等个别极其成功的ICO项目为投资者实现巨额收益的暴富效应刺激下,整个ICO 行业变得浮躁起来,大量看不懂开源软件代码的个人投资者入场,大量ICO发起方过量发行、过早发行代币,甚至部分ICO项目并不属于区块链技术应用范畴。可以说,急功近利的投机者极大扭曲了ICO的正常发展,加速了它的死亡。

我们现在还很难断言,ICO是不是区块链技术的一次失败的尝试,这还有待全球各个市场的未来反馈。ICO在中国市场内造成的混乱,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意义是,当一个行业的不良从业者泛滥,会极大阻碍这个行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故而,走在时代风口的领先企业,往往肩负的不仅仅是规范自身发展这一任务,还要有带动整个行业有序、健康发展的情怀和使命。

事实上,当前的ICO投资泡沫与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泡沫何其相似,那个时候,几乎只要注册个域名,网页还没有成型,就有机会拿到天使投资者捧上来的投资。而第一代奠基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核心企业也正是在这样的泡沫中发展而来。故而,继ICO泡沫破灭后,真正掌握区块链核心技术与资源的创新力量将恢复对行业发展的引领权,在正蓬勃生长起来的区块链基础设施上推动新一轮行业秩序的建立。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继美国凭借掌握互联网技术标准制定权实现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各国关于区块链技术新一轮先机抢占竞赛正在进行。我国区块链行业目前从行业从业者数量、资本投入规模以及全球Top企业占比来看,尚与美国、英国等国家同处于全球领先阵营。若能及时整理目前遇到的 ICO 乱象,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在未来5-10年中,或可争取到弯道超车的机会。

参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或许未来有一天,大部分人仍然讲不清楚区块链到底是什么,但却已经完全信赖、习惯它的存在。当然,如果你愿意深入学习,独立思考,自主分辨,会是一件更酷也更安全的事情

【来源:华尔街见闻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