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空间安全解决案提供商成都大公博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大公博创 ")近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 Pre-A 轮融资,本轮由某产业投资人投资,所筹资金将用于核心技术迭代、产品线扩容和总部基地能力升级。
大公博创成立于 2014 年,专注于线电频谱管控、机侦测反制技术的研发和产品制造,是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创始人夏丽华为电子科技大学硕士,早年间供职于某军队研究所从事电子对抗技术研究,拥有丰富的军队科研和军民技术转化经验,其余创始成员包括 985 大学教授、正高级工程师、业内知名天线专家等。
大公博创核心研发团队深耕电对抗技术近 30 年,掌握相关涉仪、空间谱估计、相控阵天线、速宽带数据采集、多路信号分析等线电频谱监测与测向核技术,已获得近 200 项授权知识产权。
据公司董秘兼投资总监龚珏介绍,大公博创的产品矩阵已全面覆盖无人机侦测、反制、监管等电磁空间安全领域场景。2024 年底,大公博创推出了全频段(20MHz-8GHz)机侦测测向设备—— " 天眸 ",能够有效识别、探测和定位各类频率可变的改装机(合作标)。
目前," 天眸 " 已实现批量生产并应用于多个场景。待今年底大公博创完成产能升级,包括 " 天眸 " 在内的无人机侦测反制设备和无线电频谱侦测设备的总产能将提升到 2000 台套 / 年。
" 全频段 " 机管控综合保障车
" 天眸全频段 " 机侦测测向设备
无人机监测覆盖全频段,实现 100% 国产化和高性能平衡
近年来," 无人机 " 扰航、敏感区域入侵等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其 " 低、小、慢 " 的特点让传统安防手段难以应付,机场、大型活动场馆、关键基础设施等单位对于专业低空安防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需求急速攀升。应用端的热度也传导到了资本端,2024 年至今,国内低空安防市场出现了多个单笔金额超亿元的大额融资。
虽然现在全球做反无的厂商很多,但在龚珏看来,大公博创在频段覆盖和技术深度两方面具备相对优势。
在频段覆盖上," 国外的反无厂商,比如美国 DroneShield、英国 OpenWorks Engineering 这些企业品牌响、国际化早,但他们对国内无人机型号比如大疆的兼容性不好,频段覆盖也不全,很多设备只覆盖 2.4/5.8GHz 的固定频段,碰到改装的跳频无人机就没用了。大公博创的‘天眸’机侦测测向设备,通过对机系统使的全部频率范围(20MHz-8GHz)实现连续覆盖和速扫描、能够精准识别出跳频的改装 DIY 穿越机。"
此外,关于大公博创 " 全频段 " 产品的差异化优势,龚珏表示," 市面上主流产品多采用频段拼接的‘栅栏式防护技术’,但栅栏和栅栏之间总有缝隙,而我们采用的是全频段全空域高速扫描技术,不会漏过任何一个扫描点。"
在技术深度上,大公博创研发团队在电磁领域已有 20 余年技术积累," 国内大多数做反无的厂商都是集成商,我们是少数同时具备深度自主研发能力和军品资质的原厂商。另外,目前我们的反无产品已实现国产化与高性能的平衡,旗下产品可做到 100% 国产化,且性能已在军品和信创场景得到验证。"
做深技术、做好场景,加速国际化进程
现阶段,低空安防市场已经由比拼 " 谁能做产品 ",转变成比拼 " 谁能把技术做深、把场景适配好 "。
在场景端,大公博创的反无产品目前已应用在多个重大活动保障、边境国防、航空场景。在技术端,大公博创团队预测反无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是 "全频段全空间管控、分布式智能感知和军民技术互通 ",对此,团队已经在进行相关技术布局。
在全频段方面,大公博创的天眸 2.0 将会持续迭代核心算法,提高无人机识别准确率;在分布式感知方面,大公博创使用低成本射频传感器,结合 AI 算法,定位精度能缩小到亚米级;在军民技术互通方面,大公博创已经把军队的 " 快速部署 " 技术应用至民用保障车上,安装时间缩短至 15 分钟,同时也正在把民用的 AI 算法应用至军品的态势分析系统。
大公博创成立 11 年,国内业务持续增长,已数年实现连续盈利。从中长期发展来看,除了夯实国内基础,龚珏认为国际化也将是大公博创低空安防业务拓展的必经之路。考虑到海外对于反无产品的旺盛需求,管理层计划于 2026 年起携产品参加更多海外展会,逐步开拓中东、东南亚、欧洲等市场。截至目前,大公博创已获得多个海外反无产品的在手和意向订单。
到今年年底前,大公博创的产品和产能还将进一步扩充:在产品上,大公博创将推出天眸全频段 2.0 无人机侦测测向设备、搭载最新射频接收技术的远距离无人机 RID 接收设备,以及面向城市低空的无人机与飞手探测低成本网格化解决方案;在产能上,大公博创将推进第三和第四条生产线建设,待建设完成后,其无人机侦测反制设备和无线电频谱侦测设备的总产能将达到 2000 台套 / 年。
来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