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大数据中心正式公布2025年度课题承担单位名单。医渡科技联合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共同申报的《人工智能辅助医保医用耗材分类的可行性研究》与《“一病一档”建设方案及应用场景研究》2项课题,在激烈评选中双双高分中标。
此次的名单公布,恰逢国家卫健委等五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医渡科技中标的课题方向,与《实施意见》中“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融合推进深化医改与数智赋能”的核心要求高度契合。这不仅有力印证了公司在该领域已具备深厚的落地应用能力,更展现出在政策引导下进一步释放服务效能、拓展应用场景的巨大潜力。


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推动医保数据治理智能化
2025年6月,国家医保大数据中心发布4项重大课题面向社会公开征选。在国家医保局及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医保数据应用场景的当下,医渡科技积极响应,组织创新医学与真实世界证据部、数据科学团队,携手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共同开展课题申报。
中标的2项课题分别聚焦于“医用耗材智能分类”与“疾病档案标准化建设”,均为当前医保改革与医疗数据应用中的热点与难点,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与实践价值。医渡科技在相关领域的深厚积累,将为课题的高质量推进提供重要保障。
●课题一:人工智能辅助医保医用耗材分类的可行性研究
本课题致力于利用真实世界数据与智能算法,构建"AI+人工"协同的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与评估新模式。研究将基于医渡科技在第五届进博会发布的《高价值医用耗材价值评估和实践应用报告》,围绕六大价值维度建立智能化决策支持体系,推动评审决策转向大数据证据支撑,实现创新价值的精准识别与量化评估。
课题成果将助力于支持目录准入、支付标准管理、带量采购等多情景下应用,通过全流程数据驱动的监管模式,助力医保基金精细化管理和行业生态良性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医保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升级,更是对"优质优价、创新驱动"产业环境的积极塑造。
●课题二:“一病一档”建设方案及应用场景研究
本课题聚焦医疗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与疾病全周期管理需求,以构建标准化、结构化、智能化的疾病档案体系为核心,率先以结直肠癌为切入点开展试点攻关。通过打通多源异构数据链路,建立统一数据标准与处理规范,同步研发适配疾病特征智能分析模型,重点验证"一病一档"在医保控费精准施策、诊疗规范动态优化、医疗质量科学评价及欺诈骗保智能预警等场景的落地效能。
该研究不仅为医疗数据的标准化治理与规模化应用探索技术路径,更将通过大量、连续、可追溯的疾病数据,为药品疗效追踪、适应症扩展评估及疾病从预防、治疗到康复的全生命周期高质量循证证据链构建,提供坚实的数据底座与方法学支撑,助力医保数据和医疗健康数据从"资源"向"资产"的价值跃升。
技术沉淀支撑课题攻关,生态协同共促成果转化
《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需“丰富医疗数据供给,推动‘三医’协同与跨部门数据共享,完善医疗卫生领域数据标注,促进数据要素合规高效、安全有序互通互联、强化应用”。
医渡科技在医疗大数据与AI领域深耕十余年,基于自主研发的YiduCore,公司已累计经授权处理分析了超过60亿份医疗记录,医院网络覆盖全国4000余家医疗机构,覆盖11.5亿患者,沉淀了对上万种疾病的理解洞察,疾病知识图谱基本覆盖所有已知疾病,并在实体肿瘤、血液、眼科、免疫、心血管、内分泌等重点疾病领域形成深度积累。这一体系化能力,正为“三医”协同与数据互联提供坚实支撑。
本次课题中标,进一步体现了公司在医保大数据的数据治理、建模方法学、AI应用能力的卓越实力。未来,医渡科技将持续深化在医保大数据、真实世界研究、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布局,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构建科学、高效、智能的医保治理新模式持续贡献科技力量。
